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qjinxi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qjinxi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qjinxi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qjinxi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绿色建筑:聚焦建材产能技改、建筑施工工艺升级 与 新型节能建材_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ky全站app注册-ky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绿色建筑:聚焦建材产能技改、建筑施工工艺升级 与 新型节能建材

来源: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9-30 11:02:21

  ■ 国家政策引领下的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预计在2030年将形成超过58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其中,钢铁在低碳改造方面至2030年的低碳化改造投资规模或超880亿元,水泥和平板玻璃也将相应超过600亿元和300亿元水平。

  我国的建材运输大多采用传统的公路运输,“公改铁”“公改水”以其降碳有效性与经济性逐步成为未来建材运输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预计至2030年绿色建材运输投资规模将超950亿元。

  结合各类型建材碳排放占建材生产运输阶段的比例,整体废弃建材回收利用量级至2030年预计能达到近10亿吨,回收利用率提高至50%以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0亿元。

  ■ 节能材料赋能建筑运行过程减碳,至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或超6000亿元。

  其中,在建筑制冷方面,镀膜玻璃因其节能、隔热、防辐射特性成为市场主流,预计到2030年镀膜玻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80亿元;在建筑采暖方面,优质保温材料能有效阻挡冷热空气侵入,减少能量损失,预计到2030年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将超3960亿元。

  ■ BIPV(光伏建筑)在2030年的增量潜在市场规模可达近640亿元。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BIPV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实现电力自给自足和节能减排,商业模式多样,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预计到2030年,其增量潜在市场规模可达638.59亿元。随着CCER交易重启,BIPV项目有望为CCER市场注入新动力,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绿色减排行动。

  ■ 装配式建筑在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随市场规模扩大,MiC模式的全流程成本有望降低,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推动市场化覆盖。

  预计到2030年,若全国新增建筑中“模块化率”达到5%,则对应的年化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建筑行业数字化升级从建筑信息化产业和数字建筑产业两端发力,有效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与建筑材料利用效率。其中建筑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至2030年有望超过2280亿元;数字建筑产业规模至2030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

  (本篇为《建筑行业之绿色建筑篇》上、下两篇合集,招商银行各行部同事请登录“招银智库”系统搜索“绿色建筑”查阅原文)

  根据Climate Watch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碳排放行业构成中建筑碳排放占比全行业6%,制造业与建筑工程碳排放占比全行业13%;回到国内视角下,这两项数据则分别为4%与22%。若从这一视角判断,无论国内分布还是放眼全球,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比均不应超过20%。

  然而国内建筑相关碳排放的真实的情况可能远超Climate Watch的统计数据。由于建筑行业产业链上游直接关联至钢铁、水泥等“排碳大户”工业品制造,而下游又与家电能耗、冬季供暖等居民生活端的核心碳排放直接相关,因此在讨论“绿色建筑”时,就不能仅着眼于建筑施工行业本身,而应把目光放眼于其整个建筑行业产业链。

  2023年12月27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在重庆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披露数据,2021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40.7亿tCO2,占比全国碳排放约38.2%;其中建材生产运输阶段排放17.0亿tCO2,占比全国碳排放约16%;建筑运行阶段排放23.0亿tCO2,占比全国碳排放约21.6%;建筑施工碳排放0.6亿tCO2,占比全国碳排放约0.6%。

  从统计数据结果来看,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对于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影响较低,行业整体的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运输阶段与建筑运行阶段贡献。

  从细部数据分析来看,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建材生产运输阶段碳排放比例过半(52%),其他分别为水泥(15%)、铝材(12%)以及建材运输阶段(7%);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则主要由公共建筑(41%)与城镇居住建筑(40%)贡献,农村居住建筑碳排放占比相比来说较低(19%)。

  资料来源:《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建造阶段的建材碳排放和施工碳排放仅包含房屋建筑,不涉及基础设施建材碳排放仅为能源碳排放,不含建材的工业过程碳排放: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106.4亿tCO,,数据源自国际能源署(IEA)。

  此处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由于《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中公布的数据为时间节点(一年)的切片数据,而在单一切片中,在施工中的建筑规模会远低于全部建成建筑,因此在此统计数据中存在对于单位施工项目碳排放低估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分析讨论“绿色建筑”领域的“绿色金融”市场空间,可以分别从“建筑材料”端、“建筑施工”端与“建筑运行”端分别入手。

  由于建筑行业在节能降碳领域尚有较大挖掘潜力,我国正积极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包括《绿色建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实施举措,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在政策引导下,绿色建材的投融资活动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9年至2023年间,年均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显示出长期资金市场对绿色建材领域的兴趣和投资意愿慢慢地加强。预计到2030年,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80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基础材料的低碳化生产技术不断的提高,如钢铁行业的能效标杆水平比例提升与短流程炼钢置换,水泥行业的源头低碳、过程减碳和末端去碳技术的研发,以及平板玻璃行业的全氧燃烧、余热发电等节能降碳技术的应用,都为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的推动下,若聚焦能效标杆水平比例提升,钢铁在低碳改造方面至2030年的低碳化改造投资规模或为880亿元,水泥和平板玻璃也将相应达到600亿元和300亿元水平。

  “绿色建材”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涉及可持续采集的原料、节能高效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以及能促进建筑物能效和室内环境健康的产品(促进建筑节能的建材部分将放在建筑运行减碳部分分析)。

  国家政策为绿色建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引导性作用。《绿色建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相继颁布,涵盖应用场景范围、发展趋势、目标设定、实施举措等多重维度,致力于为绿色建材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其中,《绿色建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绿色建材2026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

  图4:《绿色建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目标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招商银行研究院

  尽管仍将受到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的影响,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的增加、价格增幅以及对绿色建筑的总体需求提升,仍有望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张。加之国家对建筑节约能源改造的全力支持,整体的绿色建材行业未来预期向好。

  2021年该行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410亿元,2022年近1700亿元,到2026年将朝着超过3000亿元的目标前进,

  根据预测至2030年新建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800亿元。

  注:新建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市场规模=当年房屋新开工面积*每平米均价*建材费用占比*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比例

  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行业领域,其在选择原材料时不仅需考虑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还应该要考虑行业的可靠度保守性与成本的规模经济性等因素。

  水泥、钢铁、玻璃等传统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在结构强度、持久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目前仍无可比拟。

  尽管近年来的部分新兴建筑材料可能在某些参数方面展示出了一定的潜力,但若想完全替代传统建材成为行业主导材料仍言之尚早,

  短期内建筑行业的材料选择或仍将以传统建材为主;因此本章节后文的分析将重点围绕钢铁、水泥、玻璃等传统建材的低碳化生产展开。

  钢铁低碳化改造方面,根据招商银行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相关报告《钢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之绿色融资篇——关注低碳转型 2025 节点,拆解重点区域改造融资需求》,钢铁作为建筑行业降碳的重要领域,目前约有三成粗钢仍待改造。为达到2025年相应政策目标,钢铁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尚需1350亿元投资额,在能效标杆水平比例提升方面将新增1440亿元投资额,2024-2030 年短流程炼钢置换或涉及投资额约1500亿元。基于以上测算,聚焦能效标杆水平比例提升,按照湛江鞍钢极致效能吨钢投资 720 元计算,同时根据2020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中国钢铁工业购入能源中,电力与油气能源约占8%,煤炭和焦炭占比高达92.0%;假设2030年电力与油气等清洁能源在钢铁生产能耗中占比达到20%,则可以测算出

  钢铁在2030年的低碳化改造投资规模或达880亿元,其中,能效提升类设备改造投资规模160亿,燃料转型投资720亿。

  水泥的生产的全部过程较为复杂,需完成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工艺环节。在碳排放方面,熟料煅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为95%以上,大多数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燃烧排放,占35%)以及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过程排放,占60%),而电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流程的5%。以我国目前的水泥工艺水平,吨水泥的碳排放强度约为0.58吨二氧化碳当量,吨熟料的碳排放强度约为0.86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我国的水泥生产高度依赖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替代比例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低,且过程排放(以石灰石为核心原材料)是水泥行业减排的最大难点。《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指出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非常明显,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加强总量控制,严控新增产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的附加价值迈进。严格落实水泥产能置换政策,加大对过剩产能的控制力度,确保总产能维持在合理区间。

  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燃料结构,加大低碳能源在燃料及电力中的替代率,主要是使用固态废料、生物质燃料,以及其他新型燃料如氢能、电力等作为替代,加大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采用分布式光伏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降低外购电力消耗;突破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加强计量和能源数据的在线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此来降低捕集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富氧燃烧技术是通过提高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燃料的使用量,减少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而提高燃烧效率。而全氧燃烧技术则使用纯氧替代空气进行燃烧,燃烧后的尾气通过循环富集等方式可使CO2浓度达到85%以上。可以大幅度降低后端烟气的CO2捕集成本,提高燃烧效率。

  这类技术目前已经在部分工厂中实现应用,如山东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实施的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工程,使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常规的20%至30%提高到75%以上,大大降低了碳捕集提纯系统运行成本。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富氧燃烧技术需要增加空气分离制氧系统,而全氧燃烧技术需要额外的氧气制备系统,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之外,也提高了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全流程成本,或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熟料替代,即控制水泥中的熟料用量,降低单位水泥碳强度;原料替代,即替换原料中的部分石灰石,提高磷石膏、氟石膏、锰渣、赤泥、钢渣等含钙资源的替代比重;废物利用,即利用工业废渣如矿渣、粉煤灰、炉渣、石膏等作为水泥生产的替代原料,通过配料调整和工艺优化,实现资源化利用;设计新品种低碳水泥,研发非硅酸盐矿物为主导矿相的新型熟料体系,如高贝利特水泥、硫(铁)铝酸盐水泥等,支持发展高品质水泥、特种专用水泥和散装水泥等。

  包括可再生能循环使用的MEA(一乙醇胺)有机胺溶剂,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张永春教授团队开发的低浓度CO2捕集、高浓度CO2提纯技术;

  以双胺为活性中心的新型吸收剂,消除因伯仲胺与氧气反应的弊端,运行全过程中不损耗不补加。

  这些技术不仅仅可以捕集二氧化碳,还能在大大降低生产能耗(新型吸收剂技术综合能耗只有2.2GJ/TCO2)与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回收二氧化碳气体的产品质量(能够将CO2提纯到99.9%食品级和最高达到99.9999%(电子级)的世界顶配水平)。

  受近年来投资提高整体放缓、房地产下行、上游原燃料成本提高、环保能耗约束力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水泥产量下滑态势明显,未来年增速预计在-5%,可能会对传统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端的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造成一定阻力;同时受国际形势一直在变化的影响(如主流呼吁环保的西方国家近年来在碳中和行动相关的发言表态的调整),也或将为该类技术的推进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注:市场规模=水泥销量*销售价格*低碳水泥的产能占比,低碳水泥在2020年以前按照GB16780-2012标准的先进值,2021至2030年预测按照GB16780-2021标准的先进值;销售价格按照最广泛应用的P.O42.5散装水泥价格测算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至2025年,水泥行业应确保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且水泥窑使用替代燃料技术生产线%。考虑市场平均成本水平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预计水泥的总成本将约为310元/吨。其中,实施节能低碳措施所需的设备改造成本占整体成本的33%,而燃料转型成本则按市场估算为98元/吨。鉴于水泥低碳化生产的核心措施在于设备更新和燃料节能,且水泥低碳技术发展相对成熟,

  因此推算出2025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644.10亿元,至2030年规模或可达到617.34亿元,其中能效提升类设备改造投资规模80亿,燃料转型投资530亿。

  据统计,2023年按照市场行情报价估算,全国低碳水泥市场规模突破至2700亿元,较2018年复合增长了34.16%。未来,随国家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以及碳交易体系的发展,我国低碳水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三年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规模,至2030年达到5300亿元。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据GIR(Global Info Research)测算,2030年全球绿色水泥的市场规模仅数百亿美元,据此估计我国低碳水泥市场规模也将为数百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我们大家都认为此处的测算差异可能源于对低碳水泥本身的产品定义和界定标准不同。

  平板玻璃的碳排放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燃烧,原料分解或碳氧化和耗电耗能过程中的排放,三者占比分别为60%、27%和13%。

  平板玻璃行业86%以上的碳排放都来自生产的全部过程,其中原料及燃料消耗占据主要部分。

  深加工玻璃来源于对平板玻璃的再加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通常较低,且在光伏、电子和建筑节能三大应用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玻璃原料的加工处理、熔化、澄清到成型、退火、切裁、包装和运输,每一步都需要消耗能源。其中熔窑部分占玻璃厂总能耗约八成以上,是重点耗能环节。

  根据《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平板玻璃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要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显著提升,碳排放强度显而易见地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地增强。类似水泥行业,平板玻璃的减碳逻辑一样能沿源头降碳、过程节碳、末端去碳三方面展开。

  选用高热值、低硫、低灰分的优质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光电技术、风光储技术,通过绿色能源技术途径减少玻璃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结合余热发电、分布式发电等,减少对化石能源及外部电力依赖。

  优选玻璃料方,加强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从源头降低碳排放强度,削减污染负荷。

  大力推进玻璃工业全氧燃烧、熔窑保温、高效除尘、脱硫脱硝、余热利用等节能降碳技术。推广选用能效比高的电机、空压机、锅炉等技术成熟的设备。

  大力发展废碎玻璃回收再利用,改善废碎玻璃加工质量,增加废碎玻璃应用比重。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工厂信息管理和服务,实时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的全部过程可控性。

  适用于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的二氧化碳捕集,通过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

  中国建材集团已经成功投运了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展示了CCUS技术在玻璃生产行业的应用潜力。

  通过回收玻璃熔窑废弃余热中的热能发电,余热发电技术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自2024年至2030年,随着平板玻璃产量的稳步增长及低碳产能占比的逐年递增,其低碳化生产所带动的投资规模预计将呈现显著上涨的趋势。以2025年为例,在依据历史产量增长率的中等水准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平板玻璃产量有望达到100562.03万重量箱。

  根据能效标杆水平要求和市场平均成本水平,及目前我国玻璃工业消耗的天然气占比高达60%以上,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平板玻璃的综合成本预计约为1005元/重量箱。其中,因实施节能低碳措施所需的设备改造成本约占整体成本的15%,而燃料转型成本则按市场估算为98元/重量箱。鉴于平板玻璃低碳化生产的核心措施在于设备更新和燃料节能,

  由此推算,2025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17.21亿元,至2030年增长至323.48亿元,其中,能效提升类设备改造投资规模60亿元,燃料转型投资260亿元。

  建材运输的低碳化改造和废弃建材的回收利用是建材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重合力作用下,建材运输领域或将不断推进 “公改铁”“公改水”的转型升级,预计至2030年绿色建材运输投资规模或将超950亿元。

  而在废弃建材回收利用领域,至2030年废混凝土、废钢与废玻璃的回收量或将突破亿吨级,整体废弃建材回收利用量级至2030年预计能达到近10亿吨,回收利用率提高至50%以上,对应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2300亿元。

  我国的建材运输大多采用传统的公路运输,其运力不仅受气候和线路的限制,还易引发事故,造成道路损坏、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因此推动建材运输结构调整是促进行业低碳节能发展的重要环节,

  根据测算,铁路运输的单位运量碳排放强度(0.01kgCO2/t·km)约占重型货车碳排放强度的1/10,约占轻型货车的1/30。如果将传统的汽油和柴油货车改为电动货车(碳排放强度0.04~0.09kgCO2/t·km),在建材运送过程中,单位运载量一样能降低约一半的碳排放。

  2018年,我国启动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入实施铁路运能提升、水运系统升级等六大行动,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逐渐完备综合运输网络,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到2020年底,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等17个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已全部改由铁路和水路运输,成果显著。

  2022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推进绿色运输,打造绿色供应链,中长途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或水路,中短途运输鼓励采用管廊、新能源车辆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车辆,厂内物流运输加快建设皮带、轨道、辊道运输系统,减少厂内物料二次倒运和汽车运输量。国务院印发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也鼓励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的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中长距离运输时主要是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这些政策文件有力推动建材行业运输方面的绿色节能改造。

  2023年,总投资10.96亿元的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带机廊道项目竣工,其廊道长8公里,通过三条管状带式输送机为临港企业从码头堆场运输矿石、煤炭等大宗物料,年输送能力达3900万吨,能有效缓解汽车运输造成的交通阻塞。

  金隅冀东水泥依托以“公转铁”为核心的京平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利用自有铁路专用线优势,将布局建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基地,构建“公、铁、海”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系统,打通绿色矿建产品储运链路,打造全程零污染的矿建商贸流通新模式。

  表5:绿色建材运输的投资规模预测(当年值)资料来源:观研天下,中国政府网,招商银行研究院

  整体来看,绿色建材运输的投资规模需要仔细考虑绿色建材市场规模、交通线路建设投资、设备更新需求等因素。鉴于“公改铁”与“公改水”的结构调整方向,重点考虑铁路建设投资的影响。

  以2025年为例,预测新建绿色建材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5910亿元。基于历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率,推算出该年度铁路固定投资预计为7557亿元。其中,粗略估算用于建材运输的投资比例约为10%,保守估计设备更新需求在新建绿色建材市场规模中的占比约为3%。

  综合这一些因素,最终得出该年度绿色建材运输的投资规模为933亿元,至2030年达到954亿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废弃建材的产生。若使用填埋或堆放的方式处理大量的废弃建材,不仅会无效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持续性污染。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30亿吨,其中废弃混凝土大约占40%,即12亿吨。

  面对如此庞大的废弃建材数量,如何有效回收利用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分类别来看,建材资源回收领域的核心待回收材料分别为废弃混凝土,废弃钢材与废弃玻璃:

  首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初步清理,去除其中的钢筋、木材、塑料等杂质,以便后续处理。

  使用破碎机械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成较小的颗粒。这一步骤能够最终靠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设备完成。

  对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粒度的骨料。筛分设备如振动筛等能轻松实现这一目的。

  清洗后的骨料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进行再利用。例如,可以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再生混凝土的原料等。

  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的统计,2021年中国废弃混凝土回收量约为6亿吨,同比增长约10%,利用率约30%左右。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这一比例正在逐年提升。至2030年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率有望达到50%以上,形成亿吨级的再生骨料市场。

  钢材的回收始于收集。废弃钢材可以从建筑拆除、车辆报废、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收集得到。收集到的钢材有必要进行分类,区分不同种类、材质和规格的钢材,以便后续处理。

  预处理阶段包括去除钢材表面的锈蚀、油污和其他污染物。对于废弃钢结构件,可能还有必要进行拆解,将可回收的钢材与不可回收的部分分离。

  破碎是将废弃钢材切割或打碎成较小尺寸的过程,以便于后续的熔炼和精炼。压缩则是将破碎后的钢材压制成块状或球状,以减少体积和运输成本。

  熔炼是将破碎压缩后的钢材加热至熔化状态,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金属氧化物。精炼则是进一步提高钢材的纯度和质量,通过脱氧、脱硫等工艺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钢材。

  熔炼精炼后的再生钢材可以通过连铸、轧制等工艺成型为所需的形状和规格。成型后的钢材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经过上述处理的再生钢材可以用于制造新的钢材制品,如建筑结构、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再生钢材的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原生资源,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废钢回收市场将持续扩大。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废钢回收量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废钢占粗钢产量的比重约为27%,其回收量达到2.9亿吨,同比增长6.5%。预计到2030年,废钢回收量将超过3亿吨,占钢铁产量的比重将提升至30%左右。

  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具中成型,并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玻璃制品的质量。

  经过上述处理的再生玻璃可以用于制造新的玻璃制品,如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等。

  废旧玻璃的回收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废旧玻璃的回收率相对较低,但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中国废旧玻璃回收率约为40%左右。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再利用技术的提升,预计这一比例将继续提高。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废旧玻璃回收率有望达到60%以上,回收量将突破1亿吨。

  建筑垃圾包括废弃建材的回收利用未来市场潜力广阔,相关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增值空间。根据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处理量以及处理一单位建筑垃圾产生的再生资源价格测算,考虑国家政策支持、技术更新、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涵盖建筑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

  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市场将不断扩容,从2021年的675亿元有望增长至2030年23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

  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能源消耗。这包括供暖和制冷系统,其通常消耗大量的电力或燃烧化石燃料;照明系统,尽管有节能灯具的使用,但广泛的应用依然造成显著的能耗;及运行各种电气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和厨房电器等。此外,为了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水加热和通风系统也是重要的能源消耗点。

  根据《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数据,近10年来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上升趋势明显。从行政区划分类来看,城镇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政府办公建筑、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社区和娱乐设施、法律机构、宗教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等,多为城镇内建筑)占比明显高于农村居住建筑,且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从地理区划分类来看,北方采暖区的建筑运行碳排放遥遥领先于夏热冬冷与夏热冬暖区,但上升趋势较后两者有所放缓。

  减少这些碳排放通常涉及提高能源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改进建筑设计,以及实施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这些措施能够显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并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具体而言,在建筑制冷、采暖领域实施节能革新,以及推进BIPV建设,是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现代化升级的关键举措。

  根据预测,至2030年镀膜玻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亿元,保温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60亿元,假设这两项在整体节能建材市场规模中占比约为70%,则预测整体节能建材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突破6000亿元。

  而在节能逻辑之外,BIPV则赋予了建材额外生产清洁能源的能力,该部分市场规模预测至2030年有望突破640亿元规模。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低碳节能发展,镀膜、中空、光伏等新型玻璃成为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镀膜玻璃是一种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的玻璃材料,能够满足节能、隔热、防辐射等要求,主要用途包括建筑、交通工具、装饰、电子产品、日用等等,类型可以细分为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导电膜玻璃。其中,低辐射玻璃能够降低玻璃的发射率和传热系数,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为市场主流应用产品,在存量替换市场和增量市场中持续创造经济效益。

  镀膜玻璃行业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镀膜玻璃生产商,下游结构主要包括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原材料主要由纯碱、硅砂、石灰石等、能源(天然气、电等)以及辅助原料构成。

  镀膜玻璃的生产特点是高度自动化和精确控制,采用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玻璃表面镀上特殊薄膜,经熔炼、成型、冷却、镀膜、退火、检验和包装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产品的销售订单主要来源于市场开发和客户需求分析,针对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太阳能行业等专业领域,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即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项目成本。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或其他专项资金支付部分费用,并根据节能效果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剩余成本由企业承担。政府也可以鼓励建筑项目采取镀膜玻璃等节能材料以获得绿色建筑认证来提升建筑物的市场价值,享受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即企业自行承担镀膜玻璃的安装成本,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运营效率来实现投资回报。

  即政府或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直接补贴或退税为住户提供支持,或通过绿色信贷、零利率贷款等形式,使住户更容易承担改造成本;

  即玻璃制造商或供应商与建筑业主签订协议,承诺通过使用高效节能玻璃达到特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若节能效果达到或超过预期,业主按照节省的能源成本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供应商,以此降低业主初期投资风险;

  即企业负责安装、维护及未来的技术升级,确保玻璃性能始终符合最新的节能标准,住户则按期支付服务费。

  新型玻璃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实现节能效益,并促使成本快速回收。以低辐射玻璃为例,其价格相较于普通玻璃要高出25%,但若产生规模化的使用可以节省60%的采暖和制冷费用。以百平方米建筑物来估算,即使全部采用低辐射玻璃,成本回收仅需3年。同时,经过拓展的商业模式如性能合同模式、建筑绿色认证激励、产品租赁与更新服务等有助于降低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确保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和长期收益,降低前期投资,将节省的费用有效转化为投资后的利润。

  我国镀膜玻璃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其未来的市场规模受太阳能产能增加、镀膜玻璃应用率提升和环保节能政策推动,将有望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受融资环境趋紧、房屋竣工进度变缓的影响,镀膜玻璃由2018年的231.31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210.18亿元。2020年后,由于镀膜玻璃本身的产品优势、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回弹至2022年的228亿元。

  未来,在环保节能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镀膜玻璃尤其是低辐射玻璃的应用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增长至2030年的2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9%。

  在住宅散失热量中,通过门窗/地面/屋顶/墙体散失的热量占比分别为25%、15%、25%、35%,建筑外墙保温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外墙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冷热空气的侵入,减少建筑内部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目前的建筑保温材料主要分为三类: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有机及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国内采用的建筑保温材料主要为EPS外保温系统和岩棉外保温系统,占比分别为53%、32%。

  其中,EPS保温板轻质高强,结构安全性强,但是阻燃性能较差;岩棉阻燃性能优秀,但在强度、吸水率方面存在缺陷,且自重较大,导致脱落事故频繁,带来安全隐患。由此,气凝胶、真空绝热板以及保温装饰一体板等快速发展,逐步替代传统外墙保温材料。

  我国外墙保温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区域化小散企业为主,重点保温企业的收入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在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这些企业倾向于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集中采购或者构建数字化采购平台来提高采购效率;在确保材料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的同时,通过运用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

  除了销售产品外,部分企业也提供包括设计咨询、施工指导、后期维护在内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由此确保保温材料的正确安装和最大化效能;同时与建筑业主签订合同,根据外墙保温改造后实际节约的能源费用分成,以此降低业主的初期投资风险等。

  相关的数据和研究表明,用于外维护结构的建筑保温材料在其生命周期内能给建筑带来持续的经济和节能环保效益,远大于生产的能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在我国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

  在外墙保温材料领域,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私营企业、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等等,其具体商业模式主要分为面向商业建筑(To B)和面向住宅用户(To C)两类。

  商业建筑的所有者或开发商通常使用自筹资金承担保温材料升级或安装的初始成本,并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如减少空调和供暖成本实现成本回收,同时提高建筑的市场价值和租赁吸引力。政府也可以与私营企业合作共同承担成本,或为相关节能改造项目提供财政补贴或贷款优惠。

  业主自行筹资进行建筑保温节能改造,并通过长期节省家庭能源账单实现成本回收,如降低暖气和空调费用。地方政府或能源公司可能为此提供部分资助。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前期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进行节能改造,后续可以通过分享节能效益逐步收回成本。

  近年来,在相关技术的提升以及绿色建筑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建筑保温材料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需求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规模由572.2亿元增长至1764.8亿元。考虑过去的平均增速,2030年我国外墙保温材料继续增长,达到3962.7亿元。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相结合,实现电力自给自足和节能减排的一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附着型光伏建筑(BAPV),BIPV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和安装,能与建筑形成完美结合,同时其具备重塑产业链的潜力,能推动组件产品的多元化、封装材料的优化、玻璃厚度的减少以及低压电流解决方案的创新等。

  BIPV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元,如平屋顶、斜屋顶、幕墙、天棚、阳光房、车棚等形式都可以安装,且不同建筑场景应用的BIPV类型也存在差异。

  目前,光伏屋顶由于采光条件更好,单位发电功率较高,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经济效益佳,成为了BIPV的主要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常见的场景还有光伏幕墙,但其使用薄膜组件居多,对立面朝向有要求,外部维护和美学要求高,因此成本也较高,主要用于朝向好、面积大的办公楼、酒店、公寓等建筑。

  在BIPV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建设与运营,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业主、电站投资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系统产品提供商、建筑使用者及运维服务提供商等。然而,鉴于我国BIPV尚处于应用初期阶段,各方在项目各阶段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尚未形成明确的标准,权责划分也相对模糊,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利益冲突和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即建筑所有方自发地以自有资金或贷款投资向BIPV设备供应商购买设备并在建筑上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BIPV设备所发电量优先业主自用,若发电量不能全部消纳,业主可自行选择将剩余电量上网出售。

  由类似国电投、国能投等发电企业作为第三方光伏项目投资商购买BIPV设备并负责后续的安装及运维,建筑业主只需提供建筑屋顶或立面作为光伏安装场所。后续BIPV所发电量投资商将按工商业电价打折出售给建筑业主或按脱硫煤电价出售给电网。

  BIPV商业模式存在较大开拓空间,有助于促成各主体合作和实现产业整合。

  在建筑业主选择投资的情况下,工程企业可通过提供系统集成方案和后续运维服务获取相应回报,且较快,能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即建设期以自有资金投入,待运营一段时间后直接出售一次性收回现金流。公司通过租赁屋顶并投资电站完成屋顶光伏项目的建设并维持运营,在项目稳定运行后再转售给屋顶业主,这有助于公司快速回笼资金。

  投资企业与用电需求较高的工商企业合作,如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在业主的屋顶资源上建设光伏电站,获取发电收益,并承担屋顶租金、运维费用等各项成本。

  2024年1月22日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在北京启动,这一方面通过抵消机制给控排单位提供更多履约选择,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例如未被纳入碳市场的碳密集型企业、自愿减排项目业主以及金融机构等。

  在碳交易市场中,BIPV通过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显著降低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项目方在满足条件后也可以通过注册成为碳市场交易方,向市场出售核证自愿减排量,进一步突显BIPV项目的发电量和经济性,即发电量越高,可以出售的CCER就越多,业主收益也相应更高。由此,建筑业能够依托开发BIPV进驻CCER交易市场,深度参与国家绿色减排行动。

  BIPV目前应用比例较低,但未来增量市场可观。截至2019年底,国内光电建筑应用面积约占既有建筑的1%,2020年主要企业BIPV安装总面积为0.04亿㎡,约占竣工建筑可安装面积的1.5%,尚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聚焦建材行业的传统产能技改与新型节能建材,测算出至2030年,绿色建材市场规模或超5800亿元规模(其中或将衍生出大量产能技改投资需求,如钢铁在低碳改造方面至2030年的低碳化改造投资规模或超880亿元,水泥和平板玻璃也将相应超过600亿元和300亿元水平),建材运输的低碳化改造投资规模或超950亿元,废弃建材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0亿元,节能建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亿元,BIPV建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40亿元。

  在《建筑行业之绿色建筑篇(下篇)》中,我们将把视角聚焦向建筑施工阶段,分析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市场,及建材低碳生产、建筑数字化、节能建材三个子领域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研究报告具体内容。

  施工工地现场的非标准化作业方式导致建筑材料的非必要损耗率高达10%,远超工业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内预制构件,现场快速组装,装配式建筑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据数据显示,装配式建筑能降低水资源消耗、固废排放90%,并缩短施工周期。如今,装配式建筑已进入4.0时代,即模块化集成建筑(MiC)阶段,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尽管国家政策对新建工程的装配化率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实际项目中,承建商仍倾向于选择传统建筑构件。MiC模块化集成建筑在经济、质量、绿色生产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一线城市的保租房项目、安置房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等。预计到2030年,若全国新增建筑中“模块化率”达到5%,则对应的年化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随着市场规模扩大,MiC模式的全流程成本有望降低,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覆盖。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工地现场标准化较传统工厂更低,建筑材料的损耗浪费已经成为了一种被行业默认的常见现象。施工工地现场以劳务分包为主的非标准化作业方式仍然保留着部分上世纪“小作坊”式生产生活的特点。非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导致部分建筑材料的非必要损耗率甚至高达10%,远超工业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建筑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际需要,例如在计算材料需求时考虑不足,导致呆料或剩余材料的产生;或者设计不合理导致材料的损耗,增加了浪费的可能性。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数量过多或者仓储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材料的过度购买、堆积和浪费。

  在建筑工程进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或者有必要进行临时修理等原因,造成原有材料无法继续使用,进而产生浪费。

  建筑工程中,如果对材料的管理不善,例如没有进行分类储存、及时检验材料品质、做好材料的保护等,都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坏和浪费。

  如何有效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率一直是行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行业内已采取多项措施以优化整体规划设计、精细化建材采购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以及强化临时变动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然而即便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受限于施工现场的不可控因素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异,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损耗问题依然显著,这不仅影响了项目的成本效率,也成为了行业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挑战。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预示着这一局面的转变。其通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快速组装,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根据远大住工公布的数据,受益于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装配式建筑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降低固废排放90%;同时大幅缩短施工周期,从而降低现场施工作业的碳排放。

  得益于近年来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落地转化,凭借科技的持续创新,装配式建筑已经由 “1.0 时代”迈入了“ 4.0 时代”,即实现了“传统建筑构件→装饰一体化构件→整体厨卫、三维构件→MiC模块化集成建筑”的行业进化。

  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是在方案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包括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的新型绿色建造方式。该方式最大程度上把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全流程采用模块化工艺建设的一般住宅小区项目的总成本可能会比采用传统现浇工艺高10-20%。对于行业净利率通常在10%左右的建筑施工行业而言,此类额外的成本负担难以被广泛接受。

  因此,尽管现有的国家及地方政策对新建工程的装配化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地方层面的政策要求可能更高,如北京市的这一比率要求是55%),

  实际在大多数项目中,承建商通常更倾向于选择“1.0时代”的技术含量更低、但同时额外成本增加也相比来说较低的传统建筑构件,而非“4.0时代”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构件,来适配政策的装配化率要求。

  (现场工程量与用工人数较少)等方面。仅从经济层面考量,MiC对于工期的节省则是最易直接转化为项目的成本经济优势。

  假设某长租公寓项目采用传统现浇模式建设,工期为3年,楼面建设成本为5000元/㎡;若采用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模式建设,工期可压缩为1年,楼面建设成本增加20%至6000元/㎡。在此案例中,MiC模式使得总成本将升高1000元/㎡,但可以为该项目提前带来2年的租金收益。假设该项目的资金成本为每年5%,前两年的综合出租率为90%,则可计算出该项目的租金盈亏平衡定价为49.83元/㎡/月。

  根据这一逻辑特征,同时结合现场友好、质量标准化、绿色低碳等方面的优势,我们认为MiC模块化集成建筑可以较好的适配一线城市(部分准一线城市)的保租房项目、安置房项目(安置费节省逻辑与提前收取租金逻辑类似)、以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等。

  由于直接成本问题,MiC模式的大规模市场化推广,初期或将仍依赖政策推动。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目前部分区域的地方政府已经在考虑将“模块化率”这一指标引入“三大工程”相关的项目建设规范中。

  若至2030年,全国新增建筑中“模块化率”可达到5%,则对应的年化市场规模或将超过1.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市场规模因素限制,目前MiC产业仍未能将其“高集成度”的集中采购成本优势有效发挥,同时工厂端的固定资产折旧也相对较高;未来随着该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其对应的全流程成本或将明显减低,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该技术的市场化覆盖。

  建筑行业相关的数字化升级产业可以分为建筑信息化产业与数字建筑产业两类。建筑信息化产业侧重于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包括设计、造价、施工、维护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建筑产业是利用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战略。这两类技术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与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行业生产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为例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目前建筑数字化水平较低,但在政策、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整体建筑行业数字化升级至203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云筑网类的建筑信息化企业主要聚焦于建筑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提供一站式的建筑材料采购、招投标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

  云筑网的应用侧重于交易环节,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加入,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同时通过在线平台促进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交易,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以支持交易顺利进行;其技术重点在于供应链的数字化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优化交易流程。

  在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方面,云筑网扮演了重要角色。平台不仅提供了绿色建材的采购渠道,还通过设立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了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

  云筑网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使得建筑企业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材料的集中采购和招投标活动。这种方式大大简化了传统采购流程,在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减少了纸质文档的使用,从而提升了整体的采购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纸质材料消耗。

  云筑网通过数字化工具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减少了库存积压和材料浪费。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进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降低了潜在库存浪费带来的额外碳排放。

  云筑网整合了物流资源,提供了智能化的物流和仓储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和优化路线规划,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降低了过程碳排放。

  云筑网还提供了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电子签章服务等,这些工具提高了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了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降低了工期碳排放。

  广联达类的数字建筑企业则专注于为建筑行业本身提供软件服务,尤其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管理软件以及提供数字建筑平台服务。

  广联达的产品和服务更多关注于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技术重点在于BIM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数据分析服务。其市场策略是通过提供专业的软件工具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

  广联达的建筑业务平台通过提供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监测。例如,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优化建筑结构,减少材料浪费;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能耗和设备运行状态,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平台的数据分析和AI算法能力能帮助企业制定更精准的碳减排策略,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广联达提供了一系列BIM工具和平台,如BIM设计软件、BIM轻量化引擎等,这些工具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减少了施工错误,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了整体的项目效率,降低了由建筑材料浪费而产生的隐含碳排放。

  广联达的项目管理软件帮助施工企业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全面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具,项目经理可以实时监控项目状态,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时按预算完成,减少了工期过程的碳排放。

  广联达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趋势,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了资源低效使用带来的碳排放。

  4)建筑物能耗实时监控:通过集成先进的BIM技术、物联网(IoT)和智能分析工具,广联达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物的能耗情况,从而能够发现能源使用的异常,为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平台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数据和建筑物使用模式,自动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长期来看,这种能源效率的提升对于减少建筑碳排放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平台可以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详细的建材信息,包括其成分、制造过程、运输方式和废弃物处理等,帮助他们在选材时做出更加环保的选择。同时,平台还可以连接供应商和采购商,推动绿色建材的市场化发展,降低绿色建材的成本,提高其市场之间的竞争力。

  建筑业务数字化平台通过提供一系列数字化服务和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建筑施工行业的运作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终推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转型进步。除了云筑网和广联达之外,建筑行业还有许多其他的数字化应用,这些应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内部系统的智能控制,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空调系统等。

  据麦肯锡统计,2016年我国建筑信息化投入水平仅为总产值的0.08%,不及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与国内其它行业相比,建筑业的数字化程度排名倒数第二,处于第三梯队,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目前相较于国际水平,我国的建筑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但我国建筑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已经建立,未来的行业发展空间可期。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建筑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12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1年的381亿元,随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高,预计至2030年有望增长至2281.2亿元;另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建筑产业规模也已达到356.9亿元,同比增长6.5%,至2030年数字建筑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相关产品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张先生:13952706546

张先生:13952706546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大仪工业集中区善鸿大道3号

网站关键词:XPS挤塑板,水泥发泡板,聚苯颗粒保温板,岩棉保温板,无机保温砂浆,EPS保温板,砂浆系列,玻化微珠

二维码


版权所有: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苏ICP备2021010609号-1  技术支持:ky全站app注册 网站地图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3952706546
咨询热线
13805257966